亳州市文化馆作为群众文化主阵地,场馆全年免费对外开放,积极转变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手段,认真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和群众文艺指导、辅导,推动群文高质量发展。
公益培训常态化,品牌活动特色化
市文化馆持之以恒,细心耕耘,形成了完整的群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人人有艺”全民艺术普及公益培训,已连续招生11期,涉及书法、国画、篆刻、拓片、棋类、琴类、老年智能手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等50多个艺术门类,共开设488个公益班级,5856余课时,惠及学员17700余名。
联合市博物馆开展流动文化馆、博物馆进社区系列活动,助力社会公益事业传播,2021年计划开展22场次,截至目前,已成功开展17场次,走进了郑店子小区、桃花源小区、站前社区、薛阁社区等,以更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方式彰显亳州文化底蕴。开展了庆国庆非遗展示活动、“福·寿·喜”书法剪纸作品展、书法点评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非遗知识的普及,展现非遗风采。
近年来,市文化馆注重培养馆办文艺团队,不断激发文艺爱好者的热情,提升文艺志愿者的专业技能。开展欢度重阳——文艺志愿者送演出进敬老院等活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花开·采芍情》代表我市参加“舞动美好安徽 共庆建党百年”2021年安徽省广场舞集中展演活动。
“云文化”,打造高质量服务项目
为群文活动全年开展、全市覆盖、全民参与,采用“互联网+公共文化”的模式,通过数字化平台,推出“每日一课”。涵盖音乐、书法、美术、舞蹈、摄影、戏剧、曲艺等多门免费课程。加强线下品牌活动的数字化,实现线上线下双重价值。同时,增加满意度调查项目,强化大数据分析运用,及时了解市民的多元文化需求和评价反馈。
线上系列展览持续推进。开展了亳州市第二届双拥摄影书画线上展、“悠悠我心”梁景堂书法作品线上展、迎国庆“福”字书法剪纸线上展、庆重阳“寿”字书法剪纸线上展、童心向党—亳州市少儿书画线上作品展等近三十期。
文创产品开发,让历史文化“活”起来
与市博物馆深度联合,设计研发峥嵘岁月•记忆传承学习套装等产品,是安徽省唯一获选参加中国旅游协会主办的“全国红色旅游创意产品和红色旅游演艺创新成果征集活动”的产品;研发“寻味古亳香炉套装”参加2021年9月于四川省乐山市举办的“2021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获全国银奖;受邀参加10月15日在黄山市举办的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暨安徽特色旅游商品及文创展,携七套全国旅游商品大赛获奖作品,分别在全国旅游商品大赛安徽获奖精品展和安徽省博物馆联盟文创产品展区进行展陈。